前天看了今年奪下第69屆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最佳影片的電影「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由「天使威士忌」(The Angel’s Share, 2012)英國名導肯洛區(Ken Loach)執導,是他繼2006年的《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後二度擒下坎城影展最高榮譽的獎項,電影同時也獲得聖賽巴斯汀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入圍最佳英國獨立電影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主角、女主角、最具潛力新演員等7項大獎,與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等4項大獎提名。
英國名導肯洛區(Ken Loach)電影作品,向來關注社會底層弱勢人們的生活,預定2016年12月23日在台上映的「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也不例外,故事聚焦在一位59歲因病失業的木匠,與一位獨力撫養兩名子女的年輕單親媽媽身上,兩人為了申請失業救濟津貼,前往英國政府福利局所轄機關,卻因此展開了一場令人極其疲於奔命,又看不到光明的漫長等待,到最後忍無可忍的挺身反擊!
眼看一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戲碼就要上演,社會底層的人們為生存與自尊拉扯下,所做出生命最後的奮力一搏,又會帶出怎樣的震撼呢?
<電影本事>
丹尼爾‧布萊克(Daniel Blake,由Dave Johns飾演)是名59歲的鰥夫木匠,一生辛勞工作奉獻,直到某天某次心臟病發後,被醫生囑咐不能再繼續木工工作,束手無策的他,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吞下尊嚴,向英國政府申請失業津貼,過程中卻繞來繞去像鬼打牆似地被拒於門外,飽受官僚體系規定的折磨。
過程中,丹尼爾遇見了處境相同,獨力撫養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凱蒂‧摩根(Katie Morgan,由Hayley Squires飾演),一家人被倫敦房東巧立名目逐出門外,苦等多日才搬遷到小鎮,一家大小處在赤貧的情況下,想脫貧卻被英國政府社會福利制度及迂腐官僚高牆擋在外的兩個小人物,要如何為自己的明天奮戰下去?
電影「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片中失業的男女主角兩人為了申請救命錢,卻受困於英國社會福利制度的繁文縟節,飽受官僚體系互踢皮球下,種種蹣跚規定的折磨,兩人從一開始的據理力爭,到中間為求取基本溫飽的低聲下氣,再到最後為了保有自尊,奮力一搏所展現士可殺不可辱的奮戰反擊,過程讓人看得動容。男女主角不斷在活下去與自尊之間拉扯掙扎,直到最後令人悲憤的轉折,結局讓人省思!
類似官僚殺人的情事舉世皆有,台灣觀眾更不會陌生,導演肯洛區(Ken Loach)以十分寫實的拍攝手法,帶點黑色幽默的反諷,真心關懷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直言犀利批判英國政府食古不化、緩不濟急的社會福利制度缺失。
|